▲ 不管是羊肉泡馍还是水盆羊肉,都得配上糖蒜。
他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样让人惊诧,西安人的慵懒、不慌不忙不同于成都人享乐主义的“巴适”,他们“不务正业”却忙于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▲ 老城内,“谝闲传”的老人们。
在兴善寺西街,庙宇的红墙之下罗列着一排排旧书摊,对比不远处商业中心的人来人往,在这里西安人会停步驻足,慢悠悠地扫上一圈,兴致不亚于在大唐西市挑古玩;路边的万邦书店,曾有一段时间搬去过韦曲南,开在一家菜市场里,门前题一副对联“上去买本书”“下来捎根葱”,对很多西安人来说,买菜是日常,读书同样是日常。
▲ 一位西安市民在西仓集市的旧书摊翻看旧书。
▲ 大兴善寺西街的旧书摊,出售怀旧的小人书和红色手册。
在城东的兴庆宫里,当年“沉香亭北倚栏杆”的风情还未消散,主角则换成了劲歌热舞的大爷大妈们。在这里,你或许会邂逅一位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时髦大爷,也能看见桥洞下相对吹箫的老年乐手,小树林里玩着太极推手的晨练者,则经常会被隔壁交大学生戏称为“因太极拳挂科而延毕至今”的资深校友。
▲ 西安交大的梧桐道。
▲ 兴庆宫内,往来的西安市民悠闲自在。
城墙根下,随处可见活力四射的西安摇滚青年们,在城门、街头、小巷里激情演唱,诠释自己的音乐梦想。这里是西北的“摇滚重镇”,郑钧、许巍、张楚……这里走出的摇滚歌手几乎占了中国摇滚的“半壁江山”。从菊花园到大华1935,从校园乐队到驻唱歌手,无数人的青春在这里释放。